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三周下滑:周期波动还是市场承压?王化回应了

联车联驾 8.3W

对于网传消息,小米方面一向都能及时回应和澄清。这不,最近关于“小米汽车销量下滑”的消息,小米高管王化在个人社交媒体进行了回应。其直言不讳的称:“无视周期的主观臆断,非常不专业”。

小米汽车销量被曝连续三周环比下滑?小米高管王化回应

近期,小米汽车陷入了一场关于销量波动的舆论漩涡。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,2025年第16至19周(4月21日至5月11日),小米汽车周销量从0.72万辆逐步下滑至0.5万辆,连续三周呈现环比下降趋势。

具体而言,2025年第17周(4月21日至4月27日),小米汽车终端周销量为0.7万辆,较第16周下滑2.8%左右。

2025年第18周(4月28日至5月4日),小米汽车终端周销量为0.57万辆,相比上周下滑18.8%左右。

2025年第19周(5月5日至5月11日), 小米周销量为0.52万辆,与上个周相比,销量下滑9%左右。

这份销量数据出炉之后,引发了行业以及部分媒体的关注。应该说,这也不让人意外。毕竟,小米汽车是“自带流量光环”的品牌。

针对这则消息,小米高管迅速进行了回应。其表示,经过了解各平台统计的4月10万以上轿车的销量排行榜以及近期情况,和每一个小长假一样,假期前后消费重心向旅游、休闲等领域倾斜。

小米周销量下滑受关注

其认为,无视周期的主观臆断,非常不专业。同时,其还表示:“要不咱们回溯一下全行业历史周期数据验证一下我说的对不对?”

显然,对于“销量下滑的情况”,王化认为是“小长假消费重心转移”的“周期性现象”。同期,其也强调,在4月份10万元以上的轿车销量榜中,小米SU7依然表现强势。

王化迅速回应

小米汽车销量数据的两面性:短期下滑与长期韧性

应该说,单纯从数据层面看,小米汽车的销量表现可能呈现出矛盾性。一方面,小米SU7在4月的整体交付量超28000辆。

在10万元以上轿车领域,登顶细分市场。这一成绩印证了小米SU7作为爆款车型的市场号召力。

另一方面,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,小米汽车的周销量也确实连续三周环比下滑。这可能也确实会引发一定的关注。

王化在回应中将销量波动归因于“假期消费周期”。我认为,这一解释部分,应该说是符合行业规律的。

小米SU7

比如说,第18周(五一假期期间)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低迷,国内部分造车新势力如蔚来、小鹏、零跑等品牌的周销量也呈现出一定的下滑态势。

然而,值得关注的是,第19周,零跑、问界、小鹏、蔚来等多数新势力品牌销量迅速回暖,小米却仍环比下跌9%左右。

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,除了周期性因素之外,小米是否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压力,值得思量。当然,对于这种短期销量波动,我们也可以视为正常的市场波动。

小米SU7

事实上,最近小米汽车可以说是遭遇了多事之秋。3月底,一辆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事故并起火致3人死亡,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的质疑与关注。

尽管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之中,且小米汽车已经进行了回应,但舆论对该事件的关注,可能依然对小米汽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

小米SU7

此外,小米SU7 Ultra因“碳纤维机盖涉嫌虚假宣传”陷入一定的“退订”风波,部分准车主,要求无损退车。当然,对此,小米推出补偿方案(如改配铝制机盖或赠送积分)。

雷军先生曾经在个人社交媒体如是表示:“过去一个多月,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,情绪比较低落……”

雷军个人社交媒体

本文结语:

车宇世界认为,正如王化所言,小米汽车的销量波动,本质上是行业周期等问题造成的。当然,近期的舆情信息是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也值得关注。

短期来看,假期消费转移和舆情冲击确实影响了市场表现;但长期而言,如果小米汽车品牌在安全口碑、服务体系和产能管理上等不断实现突破,那么短期市场波动,几乎可以忽略。而且,对于“周销量榜”的公布是否有必要等,已经多次引起了行业的质疑和探讨。

而且,目前小米仍保有销量基数优势,SUV车型小米YU7的推出或将成为新增长点。至于未来小米能否在竞争白热化的智能电动车市场中维持“黑马”地位,或许取决于其能否将目前遭遇等一些舆情问题转化为改进动力,并以更成熟的姿态应对市场考验,我们交给市场来研判。

在此,我们希望小米汽车能够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,获得更好的市场销量和发展前景。最后,本文涉及到的销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,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数据为准。

本文声明:

本文为车宇世界原创文章,总第11704期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。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