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这是一篇汽车专栏,但为了阐述观点,我先从土豆泥说起。我的土豆泥配方非常实用,或许与各位读者的做法相似:先将土豆放入盐水中煮至变软;接着将土豆捣碎,直至不见硬块,同时加入牛奶和黄油;最后装盘,淋上一些肉汁。这道菜非常美味,因为从未有人告诉我“你做的土豆泥难吃极了”。然而,餐厅提供的土豆泥却不能如此简单,他们必须将其复杂化,以匹配其价格,这样才能让我们对大厨的“伟大”肃然起敬。那么,如何将土豆泥复杂化呢?首先,他们不会随意选用普通土豆,而是坚持使用一些特殊的品种,如育空黄金土豆或法国拉特土豆;其次,他们不会使用普通的土豆捣碎器,而是将土豆从一个锥形的纱布袋中挤出,或使用一种名为“tamis”的工具(译注:一种金属筛)。餐厅更倾向于后者,因为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词的含义,就像餐饮业中的“没药”一样(译注:《圣经》中出现的没药,为东方三哲带来给初生基督的礼物之一,偶尔也可以用任天堂DS代替)。为了进一步复杂化,第一步是将土豆削皮,将削下来的土豆皮放入水中煮40分钟,然后用这锅带有泥土味的水,以70摄氏度的温度煮土豆30分钟;最后,用那些鲜为人知的工具处理完土豆后,加入250克黄油和一杯热全脂牛奶。至此,这道菜可以在菜单上标价140英镑了。我之所以详细描述这一过程,是因为汽车界也有类似的情况。厂商推出一个基本款产品,然后为了证明其价值,不断增加一些实际上谁都不需要的配置。说到这,就要介绍今天的主角——普拉多商用版。今年一月,我试驾过这款车,当时并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,因为他们用整体式后桥和非承载式车身打造了一辆非常坚固的车,然后给它配备了“育空黄金真皮”和经过“tamis”处理的内饰。最终,这辆车变成了一双镶满钻石的木鞋,售价高达7.5万英镑,实在令人难以接受。然而,上周丰田送来了一款不同的版本,价格便宜了近2.5万英镑。这款车型名为“商用版”,没有后排座椅,驾驶座后面是一张钢制隔网,隔网后面是一个巨大的货运空间,连地毯都没有。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将一只死羊扔进去,我为何知道?因为我确实这么做了。丰田还用钢板封住了后排的窗户,因此这辆车实际上是一辆货运面包车。我很喜欢这种设定,直到我将车开到一个斜向交叉路口,才发现完全看不到对向的情况。货车司机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?他们是如何在这种车里生存下来的?这辆车的越野表现如何呢?可以说,这辆车几乎可以应对地球上的任何地形。它配备了差速锁、低速四驱、陡坡缓降等一切越野配置。轮胎也是标准的越野胎,加上丰田一贯的可靠性,如果要我选择一辆车被困在丛林或沙漠中,那一定是它。然而,在公路上的表现就不那么理想了。这台2.8升的柴油发动机粗糙得令人发笑,动力也不足,最大功率仅为202马力,因此最高时速仅为164公里/小时,甚至不如30年前的揽胜。在乘坐舒适性方面,正如各位所预期的那样,这辆车在行驶中跳动频繁,有时甚至令人感到不适。这种质感或许对锻炼核心肌群有好处,但绝对谈不上令人放松。年初试驾的“真皮豪华”版也有同样的问题,这也是我当时评价不高的原因。然而,对于实质上是一辆越野货车的车型来说,这种粗糙感并不显得突兀。你必须用力操控它过弯;转速必须拉高才能翻过一个山坡;它会发抖、晃动,因为这是一辆干活的车,而不是送你去看歌剧的车。这辆车就像我做的家庭土豆泥,而不是Heston Blumenthal(译注:英国著名的分子料理厨师,高级餐厅创始人)做的土豆泥。

尽管如此,我认为丰田仍有改进的空间,这辆车可以进一步简化配置。为什么一辆面向蓝领的车型需要电动座椅?为什么这辆车需要一套极其复杂、仿佛是蹲在仪表台里的交警一般的安全提示系统?我之前也提到过,丰田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偶尔会弹出一些荒唐的信息,例如“请坐直”或“已检测到驾驶员的眼睛是闭着的”。如果驾驶员的眼睛是闭着的,那么在仪表台上显示文字提示又有何用?难道不应该通过声音来提醒吗?结果,当你调节音响音量时,系统反而会发出声音反馈。这又是为何?我当然知道我把音量调大了,因为声音确实变响了。然而,最令人费解的还是“未能检测到驾驶员的脸”这一提示,你究竟该怎么做?难道要低头去副驾驶地毯上找找脸是否掉在那里了吗? 这些过度干预的提示在任何车型上都是多余的,尤其对于一辆主打粗犷、越野的工具车。那么,丰田为何不将这套系统,连同真皮座椅、电动尾门等“豪华配置”一并去掉呢?如果这样能把价格降至4万英镑以下,这辆车或许真的会更具吸引力。 举个例子,许多年前,我曾做过一道芝士花椰菜。我把花椰菜煮熟,浇上一些芝士酱,放到烤架下烤了一会儿。就在准备装盘之前,我的朋友Adrian Gill(注:英国著名美食评论家)撒了一把肉豆蔻。 好吧,即使你喜欢这东西,而我并不喜欢,这也是多余的。因为如果你要吃芝士花椰菜,你想要的只是芝士和花椰菜,没有其他。添加其他成分只会掩盖你最初想要的味道,同时还会增加成本。因此,我的建议是:丰田公司,去掉那些多余的“肉豆蔻”吧。 车型:丰田普拉多商务版 杰瑞米评价:
文:Jeremy Clarkson
译:Frank